在春節等節假日期間,廣大人民群眾要時刻保持警惕,守好自己的“錢袋子”,謹防陷入非法集資的騙局,積極舉報非法集資活動,做好非法集資風險的源頭防控。
警惕非法集資,拒絕高息利誘。提高防范意識,避免上當受騙。人人依法守法,社會和諧幸福!——市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辦公室
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法律規定,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違法犯罪行為。非法集資風險巨大,法律不保護、政府不兜底、損失需自擔!
近年來,國家嚴厲打擊非法集資,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,披著合法企業的“外衣”,打著所謂響應國家政策,以“金融創新”“經濟新業態”“資本運作”“金融科技”“消費返利”“金融互助”“虛擬貨幣”“愛心慈善”“養老”“扶貧”“期貨外匯”“一帶一路”“共享經濟”“物聯網”等形式,開展金融詐騙和非法集資等非法活動。
主要涉及民間投資融資中介、網絡借貸、私募基金、影視文化、批發零售、電子商務、房地產、交易場所、各類涉農合作組織、養老服務、醫療健康、民辦教育等重點領域。不法分子編造各種虛假項目,制造各種虛假宣傳聲勢,假借簽訂合同、投資理財、投資入股等名義,并通過親戚朋友“口口相傳”、“熟人介紹”等親情誘騙方式,致使不少民眾上當受騙,參與非法集資。
大量血的事實和教訓證明:非法集資是陷阱,是侵吞民眾血汗錢的“吸血鬼”,給集資參與人及家庭造成巨大傷害,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,嚴重破壞經濟金融秩序和社會和諧穩定。
警惕非法集資,拒絕高息利誘。
提高防范意識,避免上當受騙。
人人依法守法,社會和諧幸福!